与预警的发展轨迹相同,橡胶制品制最早也是用于天气、灾害和社会公共安全,自70年代起,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为经济预警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借鉴,使得对定性指标的考察逐步定量化。
就国外的研究现状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进口监测预警的研究多于对出口贸易摩擦橡胶制品制的研究,这是因为其出口结构比较多元化,市场不集中,橡胶制品可替代性较低,不容易遭遇贸易摩擦,因此比较典型的有欧盟的“进口监测快速反应机制”、美国的“扣动扳机机制”。
另外,发达市场对于新型贸易壁垒的橡胶制品制研究较多,比如技术贸易壁垒,这是因为他们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并对环境和生活质量要求更高,容易就这些方面对其他国家的出口橡胶制品设置各种技术标准以减少进口。
目前我国贸易领域橡胶制品制主要运用于反倾销,而由于近几年反倾销才渐成气候,因此其橡胶制品制的发展还很不成熟,体系还不够完整,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政府、协会和企业都有不同的背景和诉求,导致在建立橡胶制品制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吴艳露,2004);不仅仅只在建立过程中,在橡胶制品制的完善过程中,政府、协会以及企业间存在的问题都会产生制约作用(龙一平,2005);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出发,深入分析了我国反倾销预警机制无论是作为建设主体的政府还是作为辅助机构的行业协会以及在反倾销预警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企业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着我国完善该体制;在反倾销预警机制建立后,其对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还存在着各种问题,比如预警主体权责不分明、橡胶制品制使用范围窄等等。橡胶制品制中情报搜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在搜集企业竞争情报方面;在深入分析反倾销橡胶制品制的缺陷和障碍的基础上发现企之间存在着各自为政、不团结的现象,致使橡胶制品制的完善难上加难;
我国的出口产品壁垒和知识产权壁垒受到最多的贸易摩擦是反倾销调查,橡胶制品厂家同时也存在技术性贸易在此本文借用刘赢对与技术性贸易壁垒作用机制的分析从数量和价格两方面表述贸易摩擦的作用机制。
(1)控制价格。贸易摩擦直接作用于出口产品的成本,进而影响出口。当进口国对我国产品的出口征收关税时,出口橡胶制品企业可能为了进入其市场而抬高价格来避免反倾销调查,这样就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降低,在进口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大打折扣,销售量减少,这样进口国就达到其目的。另一方面,若出口企业按照之前的价格水平出口,遭到反倾销调查后交付关税,这样虽然还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可利润空间降低,橡胶制品企业遭受损失。如果出口橡胶制品企业遇到技术标准形式的贸易壁垒,那么橡胶制品企业为了符合进口国的各项标准,会不断调整生产,或不断改变产品的包装、规格等等,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可能导致我国的价格优势不复存在。
(2)控制数量。顾名思义,控制数量就是进口国通过使用贸易壁垒控制进口品在其市场上的流通数量。以配额为例,进口国为了保护其产品占有一定的国内市场份额,直接限制其他国家同种产品的进口数量,此外,数量控制一方面提高出口国家的出口成本,致使其出口橡胶制品企业利润空间降低,减少出口;另一方面进口市场利用一些技术标准等贸易壁垒抬高进口门槛,减少进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贸易壁垒在控制数量的情况下也由于市场机制起到了控制价格的作用,形成价格数量双向控制的局面